「訾」姓起源:这个罕见姓氏,竟藏着先秦贵族的秘密?“訾訾嚣嚣”是什么意思,訾怎么读,訾字什么意思?
嬴姓赵氏分支訾姓最显赫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赵国贵族訾辱氏(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记载“訾辱氏,赵嬴姓也”)。訾辱氏是赵国宗室分支,属于造父后裔赵武灵王的支系,与邯郸氏、婴齐氏等并称赵国权贵。赵武灵王推行“胡服骑射”改革,其支系后裔以“訾辱”为氏,后简化为“訾”,成为姓氏符号化的贵族烙印。
訾字常见读音为zī,与常见字“资”同音,《广韵》里对该读音的注音为“即移切”,本义为衡量、计量,作名词时指钱财,作姓氏时也读zī。訾为多音字,还有读音zǐ ,与常见字“紫”同音,意为说人坏话、诋毁,如訾议 。
造字本义来看下造这个字的先辈当时是怎么构思的😄 “訾”字篆文字形由“此”和“言”组成哒。这里的“此”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意思是踩在脚下,不小心把东西踩在脚底下👣 “言”呢,表示说话,平常咱们交流靠的就是说话。
由“此”和“言”构成的“訾”字,造字本义是用话语“踩踏”,也就是带着瞧不起人的傲慢态度去责骂人。就好比有些人说话特别冲,看不起别人,开口就骂人~ 「是不是一下就懂?」
说文解字《说文解字》对“訾”的解释是: “訾,訾訾不思称意也。从言,此声。”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当中做了进一步解释,认为“訾”字的本义是“不思称意”,即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,还说,在《诗经》中“訿訿”表示的是人们不认真工作的状态。段玉裁指出“訾”字也有“思”的意思,如在《礼记·少仪》中的用法,表示考虑或思考,还说“訾”字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计算、估量的含义,如“訾粟而税”表示按粮食的多少来征税。同时,“訾”也是一个姓氏。
含义、用法古字书里的内容,简单了解这些,来总结下訾字的含义和用法:
①动词,表示衡量、计量。
《淮南子·原道》中有“息耗减损通于不訾”的记载,意思是事物的增减变化可以通过衡量来知晓,其中的“訾”便是衡量、计量的意思。
②动词,表示考虑、希求。
《韩非子》中提到“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,可亡也”,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心中只有愤怒而不去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,那么他可能会走向灭亡,“訾”在此处是考虑的意思。
③动词,表示放纵。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中有“离纵而跂訾者也”的表述,意思是那些背离正道而恣意放纵的人,“訾”在这里是放纵的意思。
④名词,表示钱财。
《史记》中说“家訾累数巨万矣”,意思是家中积累的财富达到了数千万,“訾”在此处是钱财的意思。
⑤名词,表示古地名。
《左传》中提到“夏,四月,乙酉,单子取訾”,这里的“訾”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,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。
⑥名词,表示缺点。
《礼记·檀弓下》中有“故子之所刺于礼者,亦非礼之訾也”,意思是对于礼仪的批评并不是礼仪本身的缺点,“訾”在这里是缺点的意思。
⑦动词,表示毁谤、非议。
《说文》中说“訾,訾訾不思称意也”,意思是言语中带有毁谤、非议之意,“訾”在此处是毁谤的意思。
⑧动词,表示厌恶、憎恶。
《管子》中提到“訾食者不肥体”,意思是厌恶食物的人身体不会肥胖,“訾”在这里是厌恶的意思。
⑨动词,表示指责。
《新唐书》中有“夫名盛责望备,实不副訾咎深”的表述,意思是如果名声很大,那么人们对他的期望也会很高,如果实际表现达不到期望,那么就会受到严厉的指责,“訾”在这里是指责的意思。
⑩姓氏
关于“訾”姓的起源,民间流传的说法虽多,但最耐人寻味的线索却深埋在先秦贵族的权力网络中。战国时期的赵国宗室里,曾活跃着一支以“訾辱”为氏的显赫家族,他们与推行“胡服骑射”的赵武灵王血脉相连,是赵国改革派的核心力量。这支嬴姓后裔最初以复姓“訾辱”彰显身份,随着赵国的衰落,族人逐渐将姓氏简化为“訾”,如同褪去华服却仍藏金线,姓氏的缩写成为他们与旧日辉煌最后的隐秘纽带。而在更早的周王朝,姜姓诸侯的封地版图上也刻着“訾”的印记——河南中牟的訾城曾是祭国故地,当齐国铁骑踏破城邦,那些失去故国的贵族后裔选择以城为姓,将亡国的伤痛与复国的执念悄然缝进姓氏的经纬。
若再往历史的迷雾深处探寻,会发现“訾”的踪迹甚至能追溯到上古部落时代。帝喾的妃子訾娵氏,其名号暗藏着一个古老部落的密码:夏朝时期的訾陬国。这个东夷部落以母系血缘为纽带,在黄河流域留下星火般的文明遗迹。当部落逐渐消融于中原文化的洪流,“訾陬”二字如同被河水冲刷的陶片,最终碎裂重组为单字姓氏,成为华夏族群融合的无声见证。
“訾”字的构造本身也暗含玄机。甲骨文中,“言”与“此”的组合既像一把双刃剑——既可指代计算财富的“赀”,又暗含评说毁谤的“訾”,这种矛盾性恰如先秦贵族的生存写照:他们既是掌握着土地与赋税的统治者,又是深陷舆论漩涡的权力玩家。在晋国大夫訾祏的故事里,这种双重性体现得淋漓尽致,他一面以直言敢谏流芳史册,一面因卷入政治斗争招致灭族之祸。而那些因避祸改姓的祭姓族人,则像在历史的夹缝中穿行的影子,将“祭祀”的庄重转化为“訾”字的隐忍,在姓氏的更迭中延续血脉的微光。
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到来,訾姓家族如同散落的星子,有的融入渤海郡的市井烟火,有的遁入道观追寻全真教的羽化之境。唐代诗人赵嘏在失意时写下“为问訾家洲畔月”,让湮没在古籍中的古地名化作一缕诗意的愁绪;而金代道士訾亘则在终南山的云雾间,将姓氏中承载的千年往事炼成了丹炉里的一缕青烟。今日散落在山东、河南的訾姓后人或许不再知晓,当他们翻开族谱上斑驳的字迹时,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家族树上的枝叶,更是一把打开先秦贵族秘史的钥匙——那些关于权力更迭、文化交融与生存智慧的故事,早已在姓氏的笔画间蛰伏了三千个春秋。
小知识
“訾訾嚣嚣”读音为“zī zī áo áo”,形容人们议论纷纷、非议不止。它常用于描述在某一事件或话题上,众人意见不一、争吵不休的场景。
例句:对于这个新政策,人们在街头巷尾訾訾嚣嚣,议论声此起彼伏。
小结:"訾"字含义丰富,它既指对别人的非议、批评,比如訾议、訾毁,表示对人或事的指责与不满;也表示钱财的多少,如訾算,涉及财富评估。"訾"还用作姓氏,是中国众多古老姓氏之一,承载着家族的传承与记忆。这个字在日常使用中,多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及与财富相关的概念。
本篇关于汉字“訾”的就到这里,你学到新知识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