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鸡舍设计与鸡场通风管理
现代鸡舍设计与鸡场通风管理
1、鸡舍的建造:
(1)严格按照从上风向下风的顺序排列育雏、育雏、产蛋舍;
(2)在干燥的地形建造鸡舍;
(3)鸡舍应从前到后距主导风向逐渐加高5-10厘米(防止前挡后)。
(4)鸡舍间距,开放式鸡舍不小于3个鸡舍高度(最高点),封闭式鸡舍不低于2-2.5个鸡舍高度;
(5)鸡舍的朝向;不要轻易在南北纵轴上建造鸡舍。北方以南为主,可向东或向西偏15度,以南偏东为佳。北方偏向的自由度可以更大一些。北京地区可向东或向西偏45度,最好是南偏东45度。
(6)高度合理:育雏舍原则上不低于2.8米,产蛋鸡舍原则上不低于3米。鸡舍楼面应高出地面至少40厘米;
(7)合理设置落地窗、天窗:半开放式鸡舍设置高30厘米×宽50厘米的通风管道或落地窗,蛋鸡舍设置高50~90厘米×宽120厘米的落地窗。窗户应在每个鸡舍顶部最高位置安装一根直径不小于11厘米、外露高度150厘米的塑料PIC排气管。有条件的鸡舍可将排气管与电动排风扇连接,利用落地窗、天窗对流解决二氧化碳、硫化氢等大于空气平均分子量的气体的危害;
(8)鸡舍周围严禁种植高大的树木,防止鸟类对鸡场的冲击和影响通风;
(9)鸡舍的大小最好是长度60米、三排的鸡舍,并应与所养鸡相匹配,可大可小,可稀可密。对于育雏鸡舍和产蛋鸡舍,必须根据饲养量和科学密度来确定鸡舍的大小。
例如:我计划育雏9000只雏鸡,育雏至8周左右出笼。以三级育雏笼为例,鸡舍建筑面积为22-24只雏鸡/m2。若有3排(2排8米宽,3排11米,严禁建造超过4排的鸡舍)。鸡舍宽11米,因此长度(9000/22-24)/11=37.2-34.1米。育雏舍宽约38米,长约11米。
蛋鸡舍也应配套育雏舍,每舍最好9000只。蛋鸡舍采用90个笼具(90只鸡/笼),最好排成3行(2行8米,3行4米),长度:
①确定鸡笼数量9000/90=100个;
②确定每排100/3=33≈34个笼子;
③确定鸡舍长度。每个笼长1.85米,按2米计算(长度计算后最好加上3-5米的设备安装空间):34×2=68米。
现实中,较长的蛋鸡舍不仅会增加管理难度,而且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。
2.风机匹配,湿帘与进风口必须匹配:
进风口的开启大小应与风机相匹配,目的是使鸡舍通风均匀有效,舍内静压适宜,保证鸡舍风速。调整鸡舍进风口大小的依据主要根据舍内风速而定,但进风口必须对称开启,同时要安装导风板,导风板的角度要与屋顶角度平行。使鸡舍吹出的新鲜空气到达鸡舍屋顶中部,经过充分混合后均匀地吹向鸡群,避免直吹鸡群。
应根据鸡舍温度设定湿帘的开启大小、开启时间,并设定相应的通风量,同时还应设定舍内静压参数。使用纵向通风和湿帘时,应保证舍内前后温差小于6℃,舍内温度均匀;舍前湿帘处的冷风不能直接吹向鸡只,避免鸡只冷应激;压力必须在标准范围内,不宜过高,以免损坏通风设备。
(1)对于确实想建设4-6层鸡笼超大型全封闭鸡舍的,建议在谨慎引进硬件的基础上,重视环境控制软件的引进;
(2)配套风机、湿帘:
①鸡舍总立方米数计算:以上述9,000只鸡舍为例,宽11米,长64米,若建高3.2米,三角梁高1.5米,则整个体积为(11×3.2×64米)+(11×1.5)/2×64=2252.8+561=2814立方米/舍。
②首先需要保证最小通风量:0.107立方米/分钟。然后需要小风扇的数量:最小通风量是为了保证冬季等寒冷季节鸡舍的最低通风除尘要求,一般采用710或900的风扇。如果采用710的风扇,它的额定功率是18,000立方米/小时,而18000/60=300立方米/分钟,实际功率大概是80%,实际功率就是300×80%=240立方米/分钟。
710所需风扇数量:0.107×9000=963/240=4。
③整个鸡舍的风机要求1分钟内将整个鸡舍内的空气进行交换,需要较大的风机:若采用1400的风机,它的额定功率是52000立方米/小时,也就是52000/60=866.7立方米/分钟,实际功率约为80%,实际功率为866.7×80%=693.4立方米/分钟。
大风扇数量:鸡舍总容积2814立方米,减去710个风扇换气量(963)等于2814-963=1851立方米;1851/693.4=2.67≈3。
也就是说鸡舍需要4台710型风机和3台1400型风机,夏季同时运行(1400型可安装4台风机,其中一台备用),710型在寒冷、低温季节维持最低限度的通风量。
④湿帘面积:按进风口绝不低于出风口2.5倍的原则,总出风口面积:0.8×0.8(710扇框)×4+1.55×1.55(1400扇框)×3=2.56+7.21=9.8。湿帘面积:9.8×2.5=24.5≈25平方米/鸡舍。
3、鸡舍常见的通风方法:
(1)自然通风开放式鸡舍一般采用自然通风,通过落地窗、天窗或通风带、窗户等方式进行空气流通。在高温季节,仅靠自然通风降温效果不理想。
(2)机械通风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。目前多采用垂直负压通风。风机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(一般在污水渠一侧)或靠近山墙的两面墙上。鸡舍其他部位无门窗或门窗关闭,空气沿鸡舍纵轴流动。
纵向正压通风:风机强制将空气送入鸡舍,并相应调节出风口,使出风量略小于进风量,从而在鸡舍内产生微正压。通常通过纵向放置与鸡舍全长相等的管道来在鸡舍内分配空气。完全重叠的多层鸡舍通常采用正压通风。
4.精细化管理创造适宜体温
(1)鸡舍通风管理是否有效,鸡群是否舒适:不能单看温度计、温控器显示的温度,必须根据鸡的体温和鸡群的表现来判断:采食、饮水、鸣叫、精神状态等各方面是否正常,了解鸡群的舒适程度。鸡的体温和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是不一样的,必须综合考虑鸡舍的绝对温度和气流速度、鸡的年龄、性别、鸡舍的环境条件等因素。鸡舍内风速越大,鸡群体温越低,与温度计记录的温度相差越大。鸡的年龄越小,风速引起的空气降温效果越明显。
(2)做好春季通风管理:通风的原则是:有风时避风,无风时通风。春季第一次高温到来后不要开窗通风,要遵循“秋捂、冬捂、春捂”的原则。第二次高温到来后要缓慢通风。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,了解天气变化,做好预防措施。例如:冷空气到来前2~3天,可在鸡饮水中添加和美华速溶多维,增加喂料次数。早、晚、夜间关窗;实行非对称通风;利用天窗、落地窗进行自动通风。如果两者有矛盾,通风比保温更重要。
(3)注意秋季通风管理: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3~25℃,相对湿度为50%~70%,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鸡的产蛋率。初秋天气仍然较为闷热潮湿,加之雨水较多,鸡舍内较为潮湿,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,因此必须加强通风。白天打开门窗,增加通风量,夜间适当通风,降低温湿度,有利于鸡体散热,减少鸡舍内有害空气含量。中秋节后气温下降较多,夜间应减少通风,保证鸡舍温度适宜。及时关闭部分或全部门窗。要特别注意气候突变给鸡群带来的应激。
通风调节要点:秋季随着气温逐渐降低,风扇开度逐渐减少,为减少鸡舍前后温差,应及时调整进风口面积,并打开所有小窗,减缓风速,以减少空气降温效果。小窗开启的角度最好不要直吹鸡只。
适时观察鸡群:每天仔细观察鸡群。冷风直吹时,可见鸡群局部出现腹泻症状。及时调整,可使病情好转。清晨鸡舍空气较污浊时,应进行强制通风,通风时间以8-10分钟为宜,通风时不要留死角,管理上注重稳定环境。
(4)冬季通风管理:深秋、初冬在不影响产蛋量的情况下不要过早关闭门窗;利用落地窗大小开度及配合屋顶通风管进行通风;密闭采用最小通风量,必要时可开风扇,加温。
如果您想在您所在的国家/地区建造一条完整的颗粒生产线,请向我们发送咨询。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进行定制设计。
获取报价和视频。